推薦機構:北京大陸航星質量認證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受審核公司名稱:河北******有限公司
認證領域: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案例編寫:劉秀玲
一、案例發生背景
河北******有限公司地處衡水市高新區北方工業基地橡塑路22號,創建于2010年,目前總占地面積80余畝,現有員工4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余人;設有供應部、財務部、生產技術部、辦公室、質檢部等部門,并在全國各大省會城市及重要工程施工地設有辦事處,為公司生存發展及業務開拓提供了良好的機構保障。2022年正值國內新冠病毒疫情高發管控關鍵時期,根據當時國內疫情防控形式,考慮到全體人員生命健康安全,本次審核采用遠程方式進行。
二、案例簡介
1、現場審核前小組會議
現場審核前,審核組長召開審核前的小組會議,本次審核所涉及產品類別較多,講解了生產工藝流程及行業所需關注的標準,還涉及公司適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等。
審核依據是GB/T 45001-2020 / ISO 45001:2018 、GB/T 24001-2016 / ISO 14001:2015、 GB/T 19001-2016 / ISO 9001:2015,在現場審核過程中按照部門進行分工,按照現場審核計劃安排分組進行審核。
2、現場審核過程中與受審核方通過遠程方式溝通,包括微信視頻溝通、電話溝通、相關記錄傳遞等方式進行。
審核員C通過視頻與管理層進行溝通,考慮組織內外部環境影響。管理層介紹到:外部環境從法律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技術環境、競爭力、自然環境等,內部環境從企業文化、管理因素、人力因素、運營因素、基礎設施、財務因素、采購因素等方面。通過溝通了解到,組織未考慮到國內疫情防控形式所產生的影響,如采購材料、送貨產品物流運輸因管控影響未能及時送達,人員健康病毒感染等因素。所提供風險和機遇清單中,未識別出新冠疫情的風險和機遇,開具不符合進行整改。
審核員AB同組,審核質檢部、生產技術部及車間,在生產過程中審核,以生產計劃下達為主線,關注了人、機、料、法、環各環節,在過程中明確下步過程的所需的人力、物力、資源等,生產加工區域設備制定有安全操作規程、人員按規范進行操作,記錄填寫較為規范。生產現場視頻巡視,結合提供生產現場照片,組織的原料庫地面沒有區域劃分標識,并且沒有各個區域的功能標識(如**區域等)。同時通過審核組審核過程中溝通,確認組織在內部環境企業過程管理方面欠缺,導致內部產品易產生混放、錯拿等現象。針對該現象開具不符合進行整改。
3、在召開末次會前,審核過程按照適宜的審核方法進行審核,審核過程中始終保持與組織、審核組內部溝通。審核組長請受審核方確認不符合事實,并交談了審核組的討論意見。總經理和管理者代表表示認同不合格項的事實,并充分理解了開具不合格項的意義和審核組的意見。
4、該公司領導認為可以通過外審發現問題,按照新版標準要求內外部環境理解,考慮組織所處當下、未來的風險和機遇,識別并采取應對措施,對于管理中存在疏漏,進一步增強有利影響,擴大機遇,減少不利影響,降低風險。通過外審促進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不符合項原因分析及改進
審核組結合行業實踐、現場情況調查和分析、對照企業作業文件相關規定,審核員對上述審核發現的核心問題進行歸納并與受審核方達成共識后開具了三份不符合項報告。
不符合項的事實描述及整改情況:
1、管理層:不符合標準要求Q6.1、ES6.1.1
查風險與機遇策劃文件時,發現組織提供的《風險和機遇》策劃清單中未識別新冠疫影響存在的風險和機遇。
采取糾正及糾正措施:
1)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GB/T 19001-2016 / ISO 19001:2015 標準6.1.1 條款、GB/T 45001-2020 / ISO 45001:2018 E:GB/T 24001-2016 / ISO 14001:2015 標準6.1條款培訓;
2)重新識別了新冠疫情所生產風險和機遇,制定有應對措施計劃。

2、不符合標準Q8.5.2
審核生技部時,通過組織提供的現場照片,及與負責人溝通確認,組織的原料庫地面沒有區域劃分標識,并且沒有各個區域的功能標識(如**區域等)。
針對不符合事實,受審核方進行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糾正措施:
原因分析:原材料地面標識線磨損,各區域功能標識牌掉落未及時歸位擺放。
糾正及糾正措施:
1)生產現場區域進行了劃分區域標識管理,分為合格區、待檢區、不合格品區等,按要求放置標識牌。
2)組織相關人員培訓學習了標準中8.5.2標識和可追溯性要求。


綜上所述,本案例基于審核組考慮當時國內特殊疫情防控政策,考慮組織內外部環境因素影響,特定時期制定應對措施:
1)搞清企業自身有那些優勢和劣勢。企業的優勢或長處是什么,優勢有多大。劣勢是什么,表現在哪些方面,與顧客的要求和對手的實力相比,差距有多大。通過調查和分析把自身的情況搞清楚。
2)查清造成劣勢的原因,找出內部的潛力。企業出現劣勢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客觀條件的變化造成的,不少是由主觀原因造成的,要從中找出主要原因,研究對策。企業的劣勢即短處,與別的企業的長處相比,就是差距,也就是自身的潛力。因此,要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把潛力挖掘出來。
企業內部環境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企業正確地制定經營戰略、編制經營計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